品书网
书库大全

马戏团与马戏团电影:它们曾经辉煌过

时间:2024-10-19 01:49:43

两部和马戏团有关的电影接连登上银幕,拉回了人们对于马戏团主题电影的记忆。从卓别林的黑白默片《马戏团》,到拿下两座奥斯卡奖杯的《大马戏团》,再到痴迷马戏的电影大师费里尼,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中,马戏团从未缺席过

《神奇马戏团》的男主人公欧文吃下饼干,就会变成各种动物。图为变为仓鼠的欧文正和小丑表演马戏色彩斑斓的马戏团帐篷下,一匹马从几十米高的跳板上蹦下。地面上,小丑端着小鱼缸迎接它。落地的瞬间,马消失,鱼缸里多了一条金鱼。扛着肚子的小丑又从怀中掏出一朵花,轻轻一吹,花变成兔子,再吹,又变成小鸟。接着,狮子、大象、长颈鹿、斑马纷纷出现,上天入地,好不热闹。

这些画面出现在7月21日上映的动画电影《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以下简称《神奇马戏团》)中。这部电影由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的联合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执导,《寻梦环游记》《神偷奶爸》的设计师卡特·古德里奇负责形象设计。电影讲述了主人公欧文在家人的支持下,追求马戏梦想的故事,并串起了一家马戏团从辉煌到落寞又重回巅峰的过程。

几个月前,好莱坞电影《马戏之王》在全世界收获4.34亿美元票房。两部和马戏团有关的电影接连登上银幕,拉回了人们对于马戏团主题电影的记忆。从卓别林的黑白默片《马戏团》,到拿下两座奥斯卡奖杯的《大马戏团》,再到痴迷马戏的电影大师费里尼,一百多年的电影史中,马戏团从未缺席过。除了欢声笑语,一无所有

在51岁的美国动画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看来,创作动画电影的过程,其实是变回小孩子的过程。他和三个女儿的童年,都和马戏团有关。

那是四十多年前,托尼的母亲攒到一点钱,就会带他和哥哥去看马戏表演。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马戏团经历了“新马戏运动”,不再只有单纯的动物表演,还会加入有故事情节的舞台秀,舞美、音效都有很大改进。看一场长达3小时的马戏,成为很多美国家庭的周末活动。尽管马戏门票不过几美元,但对于托尼一家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难得的体验,成为他日后动画创作的源泉。

“我对马戏团有非常温暖的回忆。”坐在本刊记者对面的托尼,穿着衬衣、西裤,神采奕奕地聊着童年往事。组建家庭后,他也把看马戏当作全家的亲子活动。聊到兴起,他拿过记者手中的纸笔,写下最喜欢的马戏团名字:玲玲马戏团。

玲玲马戏团成立于1886年,是世界三大马戏团之一,被称为现代马戏团鼻祖。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好莱坞歌舞片《马戏之王》,休·杰克曼饰演了玲玲马戏团的创始人之一、充满争议的菲尼尔斯·泰勒·巴纳姆。

历史上的巴纳姆做过很多生意,经营过博物馆、开戏院、办选美比赛。他善于制造噱头,名言是“每一分钟都会有一个傻子诞生”。他把猴子的头和鱼的尾巴缝在一起,宣称是“斐济美人鱼”,又把长胡子的女人、侏儒人、连体双胞胎作为展览对象。这些行为成了人们批判他唯利是图的理由。

1870年,60岁的巴纳姆成立了“伟大的世界巡回博览会”马戏团,并于次年春天在布鲁克林做开幕表演。当时,马戏团有500位工作人员和200匹马。1881年,巴纳姆与国际联盟马戏团合作,创办了“巴纳姆和贝利马戏团”。1919年,它和另一家马戏团合并,玲玲马戏团正式诞生。不过此时,巴纳姆已经离世28年。

但《马戏之王》没有将笔墨放在巴纳姆的争议性上,或是畸形演员的抗争上,而是变成了一部合家欢电影。一些影评人认为《马戏之王》浪费了一个可以深挖人性的好题材,“正能量”到不值得回味,相反声音则认为歌舞片和马戏表演一样,生产快乐就够了。电影学者刘宇清写道:“马戏应该给人带来欢乐,艺术也一样。好莱坞的高级爆米花电影,即使很多人认为不是艺术,没有营养,实际上有很多可取之处。所有观众都可以放心享用,听歌、观舞、做梦。这正是大众电影的职责之一。”

千奇百怪的动物表演为马戏团招徕大量的顾客,包括这条巨龙这也是部分马戏团电影的使命。美国电影《大马戏团》、法国电影《魔力大篷车》、前苏联电影《大象音乐会》等都没有驶离这个轨道。其中,1952年的电影《大马戏团》为这类电影赢得了五项奥斯卡提名,并成功拿走最佳影片奖和最佳编剧奖两座小金人。这部电影用三分之一的篇幅展现花样百出的马戏表演,画面中挤满了马戏团的后台场景和生活细节,让马戏团帐篷变成炫目的奇幻之地。玲玲马戏团的85位人类演员、百只动物演员和大量服装道具被借用到电影中。《大马戏团》当年的北美票房为1200万美元,是美国年度票房冠军。不过几十年后,英国电影杂志《帝国》把它评为史上第三差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得者,理由和人们对《马戏之王》的评价一样:除了欢声笑语,一无所有。

到了新世纪,马戏团电影在制造欢乐的同时,也变成导演的技术实验对象。2012年,凭借《阿凡达》掀起3D技术革命的詹姆斯·卡梅隆,和加拿大太阳马戏团合作,以制片人身份参与电影《太阳马戏团·遥远的世界》的制作。这部没有任何对白,依靠剪辑、慢镜头和3D技术渲染的作品,成为彻头彻尾的奇观电影。

谈及创作目的,卡梅隆解释道:“生活中,你无法与表演者一起站在舞台上,也无法俯身向下,像杂技表演者那样感受眩晕。”但电影和3D技术弥补了遗憾,终于让观众体会到眼花缭乱的感觉。

无论欧文变成什么动物,蓝色眉毛都不会改变,由此可以判定这只忧愁的乌龟其实是欧文变成的“到处都是小丑”

马戏团主题电影的关键词,并非只有“合家欢”“欢乐”与“奇观”。依然有人试图借助马戏团去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理解。

影评人赛人曾写道:“关于马戏团的电影,有很多都位于世界电影的顶端,如费里尼、伯格曼、库斯图里卡等人的作品。它们常常游走于命运的边缘、在难以遏制的放逐意味里,散布着得过且过的凌冽。”

意大利名导费里尼和马戏团的渊源常被人提起。他在口述自传《我,费里尼》中回忆,7岁时偷偷离家,计划和马戏团待上几个月,结果“被家里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因而事迹败露,被拖了回去”。这位三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荣获终身成就奖的电影大师,创作了大量与马戏团有关的作品。从处女作《卖艺春秋》(又名《杂技之光》),到巅峰期的《大路》《甜蜜的生活》《八部半》,再到后期的《罗马风情画》,不时闪现马戏团的影子,他还为钟爱的小丑拍了一部纪录片《小丑》。费里尼送给太太朱丽叶塔·玛西娜结婚十周年的礼物是电影《大路》。玛西娜扮演一位流泪的小丑,爱着并不珍惜自己的人,义无反顾地守着大篷车。以快乐为名的小丑变成了孤独者,因为费里尼觉得整个世界“到处都是小丑”,他写道:“小丑是人们自己奇形怪状、走样、可笑形象的镜子,是自己的镜子,永远都在。”

在那部自传式电影《八部半》的结尾,马戏舞台上,所有角色退场,留下童年的费里尼。北京电影学院郑雅玲教授解读道:“他的作品中将内心的矛盾和朦胧的意识,以一种随意、灵活的方式表现出来。”费里尼则说,那个7岁的小男孩,只想成为快乐的马戏团领班。

比利·怀尔德、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等导演都表达过对费里尼的欣赏和崇拜,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更是他的忠实影迷。1994年,费里尼离世,库斯图里卡甚至觉得这比推倒柏林墙的意义还要大。

库斯图里卡的电影中常出现很多动物,他承认“这有点像费里尼”,因为“我需要有个马戏团围在身边,不论是动物、人,或仅仅是那种感觉,这会为我想拍的电影创造出良好的氛围”。但库斯图里卡不像偶像直接表现马戏团,而是化用马戏团元素的引申意义。比如魔术表演带来的魔幻感,变为他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他电影中常出现的丑角则象征怪诞、滑稽的小丑。正因此,人们赋予他的作品“马戏团美学”的称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符晓认为:“马戏团美学背后浸润着库斯图里卡对南斯拉夫政治、战争、民族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库斯图里卡还很迷恋卓别林的《马戏团》。电影中,流浪汉查理意外闯入马戏团,成为台柱,爱上马戏团老板的女儿。但女孩心有所属,孤独的查理默默离开。“每次看《马戏团》的最后一场戏,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他孤独地站在那里,看着马戏团的大篷车慢慢地消失在他的视线中。卓别林懂得如何把喜剧和悲剧融合在一起,用笑中带泪的方式感动观众。”库斯图里卡说。

银幕之外,《马戏团》的经历也颇为曲折。拍摄过程中,剧组遭遇大火。卓别林本想借此片从“流浪汉”角色转型,但效果不好。卓别林最初凭借本片获得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提名,组委会又将他从提名名单上剔除,转而授予荣誉奖。后来,卓别林在自传中对《马戏团》只字未提。

欧文的女儿非常喜欢变成动物的爸爸。仓鼠手中的人型饼干是欧文变回人类的关键马戏危机

费里尼和库斯图里卡之后,很难再见到痴迷于马戏团的导演了。与此同时,马戏行业遭遇危机。

2017年5月21日,146岁的玲玲马戏团在纽约完成了谢幕演出。其母公司菲尔德娱乐公司给出的理由是,观众人数持续减少,运营成本高昂。这也是众多马戏团面临的窘境。“三大马戏团”的另外两家日子也不好过。太阳马戏团在2012年遭遇成团以来的第一次财务赤字,三年后,来自中国的两家集团收购了其80%的股份。纽约大苹果马戏团则在2016年11月申请破产。

来自动物保护组织的长期抗议,更加速了马戏团的衰落。2000年,美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和其他动物保护组织起诉玲玲马戏团,认为它对亚洲大象的处理违反了《濒危物种保护法》。2011年,菲尔德娱乐公司因违反《动物福利法》,缴纳了27万美元的罚金。2012年,玲玲马戏团在洛杉矶演出时,千余位动物保护人士出街抗议。2016年5月,玲玲马戏团的标志性节目大象表演退出舞台,13头大象被送到佛罗里达州的大象保育中心。

这一敏感问题促使电影人必须做出取舍。《神奇马戏团》在宣传中多次强调电影不涉及动物表演,电影制作得到了美国动物保护协会的支持。受访时,托尼再次补充道:“电影中并没有任何一个动物是真实的动物,都是人吃了饼干变的。没有人身自由或者身体受到任何伤害,也没有出现笼子或任何对动物不好的行为。”《马戏之王》也没有出现任何动物的身影,变成一出华丽歌舞秀。

敏感的动物问题使创作者小心翼翼。当整个马戏行业光芒暗淡,马戏团在大银幕上渐渐沦为喧闹的背景。但作为一个创造欢乐、充满想象的地方,托尼相信:“(马戏团)和电影一样,它带来欢声笑语,人们就像需要电影一样需要马戏团。”

截至记者发稿,《神奇马戏团》上映1天,票房近1900万元。豆瓣有736人参与评分,评分仅为5.4分。下方的评论大多为“适合亲子看”“合家欢”。有网友写道:“表达了对当今马戏团前景的担忧,老版的马戏团表演已经失去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影片却并没有给出肯定答案。”小丑之殇在电影中

查理

电影:《马戏团》

导演:查理·卓别林

扮演者:查理·卓别林

因为一个钱包的误会,流浪汉查理被警察追赶。他一路逃到正在演出的马戏团中。舞台上,查理灵活躲避警察,被观众误以为是马戏表演,掌声不断。老板留下了查理,希望他能帮马戏团起死回生。很快,查理的喜剧天赋使他成为台柱。他爱上老板的女儿,但她却喜欢走钢丝的男演员。为了成全爱人,查理选择离开。

卓别林的喜剧风格非常适合扮演小丑,因为他滑稽的动作、装扮和哑剧风格,和马戏表演中的小丑十分相似。卓别林试图借本片转型,从此前的流浪汉到有特定职业的小人物。

保罗电影:《挨了耳光的男人》(1924年)

导演:维克多·舍斯特勒姆

扮演者:朗·钱尼

保罗是一位发明家,遭受妻子的背叛,失去了他一直奋斗的科学成果。他流落到马戏团,成为没有名字的小丑,人们用“他”来称呼保罗。他每天表演被人扇耳光,以博得有钱人一笑。

伯顿斯电影:《大马戏团》(1952年)

导演:塞西尔·B·戴米尔

扮演者:詹姆斯·史都华

十年前,医生伯顿斯失手杀害妻子,此后便以小丑身份在马戏团工作,但他从不敢卸妆。他是马戏团的开心果,不仅逗笑观众,也不断鼓励马戏团的其他演员。一场意外使马戏团经理布莱特身负重伤,伯顿斯成功医治了他,却也暴露了身份,后被捕。出演这个角色的是好莱坞著名演员詹姆斯·史都华。当时,史都华已经凭借《费城故事》《夺魂索》等成为炙手可热的男星,并拿到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他依然接下了这个“不露脸”的角色。杰尔索米娜

电影:《大路》(1954年)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扮演者:朱丽叶塔·玛西娜

杰尔索米娜是一位轻微弱智的乡下姑娘,总是无条件地付出信任与爱,却得不到回报。母亲将她卖给流浪艺人藏巴诺,杰尔索米娜扮演小丑。她对藏巴诺日久生情,问他是否会娶自己,铁石心肠的藏巴诺毫不理会她的温情。偶遇流浪艺人“傻瓜”后,杰尔索米娜和他互生好感,然而“傻瓜”却被藏巴诺打死。不断受伤害的杰尔索米娜不吃不喝,被藏巴诺抛弃。她在一座小镇孤独辞世。意大利演员朱丽叶塔·玛西娜饰演杰尔索米娜。她因多次出演天真善良的底层小人物,被称为“女卓别林”。玛西娜是导演费里尼的妻子,费里尼去世四个多月后,她因肺癌离世。在她的葬礼上,小号手毛罗·莫尔扮演了小丑杰尔索米娜。

哈维

电影:《伤心小号曲》(2010年)导演:阿莱克斯·德拉·伊格莱希亚

扮演者:卡洛斯·阿雷塞斯

哈维生于小丑世家,因西班牙内战而失去父亲。痛苦的他只能扮演哭泣的小丑。哈维爱上了杂技演员娜塔莉亚。她的男友塞尔吉奥是马戏团的团长兼笑脸小丑,常常对娜塔莉亚拳打脚踢。为了保护心爱的女孩,哈维与塞尔吉奥发生冲突。后者破相,再也无法在孩子面前表演。而哈维被警察追赶躲了起来。最后,哈维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举枪在街上一路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