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网
书库大全

亲人,记我家的保姆李佩

时间:2024-08-11 12:38:38


   

  这篇文,是写我小时候保姆的故事。


   

  保姆叫李佩,清贵胄家族的儿媳。新中国初建时,她走进共和国创建者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的家庭,走进中南海十七年。当领袖为实现“理想”引发了一场动乱,她又为受难者的儿女,支起一片避风的港湾。


   

  晚年,她坦然于贫穷,无悔于人生,留下的是伟大母性心灵的缩影。


   

  父母尊敬她


   

  1950年1月30日,姐姐出生了。建国初是供给制,母亲所在的全国妇联机关统一给生了孩子的领导干部找保姆。命运,就这样把李佩带进了我们家,无论平静的日子,还是风雨如磐的岁月,都无法分开。


   

  我的父母都是抗战时期的“延安人”。进城后,母亲董边从事妇女工作,主编《中国妇女》杂志十七年;父亲田家英1948年到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他们的绝大部分时g属于工作,我和姐姐是在保姆的呵护疼爱下长大的。


   

  李佩原名李贤佩,去妇联应聘时,她把“贤”字去了。我们叫她“阿姨”。“阿姨”在我们孩子心中,是和自己妈妈有所区别的“妈妈”。我们几个孩子,从小怕她又恋她。母亲放心她,把家都交给她。父亲比她小十一岁,可以说尊敬她。


   

  我家吃饭,用的是一个矮圆桌,一边一个木扶手旧沙发,这是母亲和阿姨的专座。父亲从来和我们坐小板凳,且总是靠墙根坐。说到乐事儿,父亲爱仰天大笑,靠得一背白灰。这时候,阿姨总会边帮父亲拍打衣服,边数落着:“挺大的爵儿位,看邋遢的。”


   

  父亲去世前几天,全家围坐在圆桌边吃饭,阿姨看出不祥的兆头。她后来和我说,“那天吃饭,我一抬头,见你爸眉头紧锁,两道抬头纹竖起来,我心里头咯噔一下,不是好兆啊。”她的老话老理多,她信就灵。


   

  那时的我们,谁也不知道阿姨的身世。


   

  1958年秋,父亲见阿姨连着几个星期天有事,随便问了句,“干啥子去嘛?”阿姨说,婆家为分房,打官司呢。父亲半开玩笑:“李佩,你还要当小业主啊?我还是个无产者呢,咱们是一家,我这儿养你老了,以后一起生活。”如果说,父亲的话前半句有点玩笑的意思,后半句可是实实在在的真话。给阿姨养老,是我们全家人的共识。


   

  五六十年代,“小业主”是很不名誉的出身和成分。父亲一句话,让阿姨放弃了房产――就跟着共产党的这个好人家,奔吧。


   

  我们全家是1958年搬进中南海的。


   

  1949年8月父亲随毛泽东进中南海,一直住在丰泽园西边不远的静谷。


   

  “静谷”是一个有院墙的园子,偌大的园子里只有父亲住的靠西墙的三g厢房,据说是当年太监住的下房。园内古木林立,苔草丛生,一条条碎石小路,曲曲弯弯。早晨满园雾气,太阳穿过树叶遮蔽的缝隙,婆娑地射进来,雾才一点点散去。乌鸦会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呱呱的叫声,给静寂带来一阵喧闹。一次,姐姐和我说,静谷的乌鸦真坏,今天它们把屎拉在正在院里刷牙的爸爸的牙刷上了,我们笑得肚子都疼了。


   

  1959年秋,与静谷相邻的供首长休息娱乐的场所春藕斋要修缮,静谷也在修缮范围,父亲才搬进永福堂。


   

  这是一组院落,由北向南一院套一院,从北头过来依次住着陆定一、张际春、我们家:陈琮英(任弼时夫人)、胡乔木、杨尚昆,但院落的格局不尽一样。


   

  永福堂最早是朱老总住,以后是彭德怀住。彭老总在永福堂住了近七年,庐山会议后去了海淀的挂甲屯。从1959年到1966年,我家在永福堂也住了近七年。


   

  永福堂是个只有大北房、东西厢房的三合院,北房两边各有一个小耳房,前院正房是永福堂院子的南墙。


   

  然而,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家。父母亲住永福堂,我们小孩随阿姨住在中南海乙区称做“南船坞”的一座三层灰楼(也叫南楼)。楼里住的多是中央警卫局的干部、医务人员,知名的有警卫局局长汪东兴,副局长王敬先、毛崇横、田畴,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李志绥等人的家。警卫局是保卫毛主席的“禁卫军”,我想,父亲没让我们和他住一起,是为了他随毛主席夜晚工作、白天休息的需要,他把我们安排住在保卫毛主席的一群人中g,当是最最放心的地方了。


   

  南楼的家就是阿姨管的家。再早,母亲带着我住在《中国妇女》杂志社,以后又住过万寿路父亲主持的中央政治研究室大院。无论住在哪里,孩子都交给阿姨。阿姨从不休假,从不离开我们。


   

  阿姨人勤快,讲脸面。高高的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月白色的大襟小褂,一看就是个利落能干的人。


   

  提倡“爱国卫生运动”的年代,机关三天两头检查卫生,每查到我家,检查人员从不进门――“李佩这儿甭查,连床底下都是亮的。”


   

  按季节,我们几个孩子的衣服,该穿什么穿什么,棉衣棉裤也分薄、厚。阿姨一年要做十来双鞋,我们的、她的儿女的、她自己的,都由她一手缝出来。阿姨的针线活做得好,针脚细致又齐整。


   

  阿姨还做得一手北京饭,讲究什么节气吃什么。菜经她一炒,又香又好看。父亲是地道的四川人,爱说、爱吃、爱下馆子。可他也爱吃阿姨做的饭,连窝头都抢着吃,一手抓一个,说怕吃完没了。


   

  母亲后来对我们说:“小事找阿姨,大事找你爸,我没为孩子的事请过一天假。”


   

  依恋


   

  我五岁开始记事。第一次清晰的记忆,是我趴在阿姨背上,抱着她脖子哼叽。阿姨背着我一圈圈地在屋里转。我出水痘了。


   

  母亲后来说,你阿姨背了你一周,听说出痘子怕光,阿姨用红布把灯遮住,生怕落下什么毛病,你可不能忘啊……


   

  小时候,姐姐上香山幼儿园,家里只有我,我就像个尾巴,阿姨走哪我跟哪。


   

  从小到大,母亲从来没碰过我们一指头,阿姨却常常用笤帚疙瘩打我们屁股,作为对我们犯错误的惩罚。


   

  我几个月大时,姐姐小,不懂事,用脚踩我肚子玩。阿姨急了,拉过姐姐啪啪打屁股,母亲正从门口过,连说“打得好!打得好!”阿姨明白:谁家孩子不金贵?这是董边信得着我呀!


   

  打是打,但阿姨只打我们屁股,用包了布的笤帚头打。久而久之,我们自知犯错误了,一招呼,自觉地趴下受罚。


   

  有一次,我们坐儿童三轮车从幼儿园回家,六七个孩子在车上打打闹闹,正赶上蹬车的老头儿下来和人打招呼,车头一下扬了起来,我们倒向后边挤成堆。好在人小,没分量,挤在一起还逗呢。可拉车的老头儿吓坏了,回来就给住我们楼的幼儿园岳老师告状了。


   

  晚上,我们听见门口岳老师和阿姨的说话声,知道“坏了”。一会阿姨进来,气的脸变得老长,凶凶的。哥哥叫着:“阿姨饶命”,一边告饶一边往床边靠。阿姨问:“谁带头起的哄?知道不知道错了?”我不会喊饶,就会哭,用哭声本能地告饶。


   

  “趴下!”听到这声命令,就是没商量了。我们趴在床沿,自己扒下裤子,露出小屁股。包得一层层的笤帚疙瘩,打下去不是太疼,多半是委屈。一打,我就放声大哭。可我不知,我的哭,实际是给阿姨助威呢,说明打得有成效,孩子知错了。这一点,我是上小学四年级最后一次挨打搞明白的。早已忘

了犯的什么错,只记得那天我咬住牙,心想就不哭。一下两下,阿姨最后绷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死丫头,长大了,打不动你了啊!”原来,阿姨凶凶的脸和生气的样子,是吓唬我们的,她没生气呀?


   

  从那以后阿姨再不打我了,我长成大姑娘了。


   

  打小她打我,我从不恨她,哭上两小时也要等她给我下台阶;大了不打我了,我更恋她;懂事了,觉得我的生活里不能没有她。


   

  情感随着人的长大“成长”着,有一天,我懂得了“思念”。


   

  九岁那年的五一节,阿姨请假回娘家了。晚上,在永福堂勤务员打饭吃的。又看了电影《鬼魂西行》。十点,我们才回南楼的家。


   

  一进门,没人,大月亮照得床上亮亮的。我一眼看见枕头上放着的衬衣和罩衣裤,都叠得平平整整,方方正正。我和姐姐上的育英学校是寄宿制小学,学校逢周五换衣服,但回来阿姨就都给换掉,嫌机器洗得不干净。今晚却只见衣服不见人,我第一次有了“想念”的心情,心里一酸,眼泪默默地流出来。


   

  德利姐姐


   

  德利姐是阿姨的女儿。


   

  德利姐性情爽朗直率,不落俗套。她眼睛大大的,梳两条长辫子,爱穿各色浅格布上衣,配上背带裤,在我眼里,她怎么打扮都好看。


   

  父亲爱叫她“标准中学生”,全家人都喜欢她。父母视她为我们家的孩子。几乎每周末德利姐都来,看她妈妈,也看我们。父亲若出差,都忘不了委托秘书室负责人陈秉忱通知中南海小南门,给德利姐放行。


   

  说来,还是我父母亲鼓励德利姐读书,她才走出一条自己的生活道路。


   

  德利姐最初也随阿姨到妇联看孩子。母亲知道了说:“这么大的孩子怎么能不上学?”可供给制每月以小米计酬,阿姨哪有钱给德利交学费啊?甚至想把德利嫁嫁给椿树胡同口那个修车的小伙子过日子得了。母亲把这事告诉了父亲,德利很快就上学了。


   

  德利姐小时,跟姑婆(德利的姑奶奶,她一辈子未出嫁,是李家的老姑娘)到齐齐哈尔六爷家上过几年学,可以直接插班,初中考上灯市西口的女十二中。父母一直给她交学费,直到改工资制后,阿姨每月有20元,德利姐上学就是阿姨供了。


   

  父亲希望德利将来上北京师范大学,当一名教师。他说德利口齿清楚,说话直爽,心眼善良,是当老师的好料。


   

  可德利姐没能实现父亲的设想,初中毕业后选择了卫校。德利姐说,后来一想起田叔希望她当教师,就觉得对不起田叔。我能理解她,她想早一天自食其力,不忍心让她母亲再操劳。


   

  德利姐大我十六岁,对父亲记忆深。许多往事,我都是听她说的。


   

  有件事,无论什么场合,德利姐一提起就会哽咽落泪:


   

  1955年,我不幸患肺结核休学了。我妈性格要强,她不愿意求助董姨和田叔。走投无路,我冒胆给田叔写了信:“我病了,这事我妈知道,她不让我告诉您,更不能给您添麻烦。让我在家休息。我不甘心,难道就等死吗?我是偷偷写这封信的,不过,也不难为您。是福,是祸,听天由命吧。”田叔给我回信了:“知道你病,很是挂念。肺结核这种病从传染上讲是可怕的,但从治疗上讲并不可怕,因为有特效药。你还年轻,生命的路才刚刚开始,要勇敢地面对它。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有我们在,一切不成问题。见信速来一我这里。因手边有事不多写。”那天下着小雨,我打起伞飞也似的赶到田叔处。田叔给了我300元,要我去买药。我每天从朝阳门东大桥走到东单口医药商店排队买药,可几次后,有钱也买不到药了。太难了,我只有再找田叔。见我失望的眼睛,田叔半开玩笑宽慰我:“你看有钱都没处买药。这病你得还不如我得,我得了还可以疗养,还可以借机多看点书。”田叔找了中南海后来给毛主席当保健医生的李志绥大夫,为我要到60支进口的链霉素注射液。两个月后,我的病奇迹般地好了,连老师都十分惊讶。田叔为了我身体恢复得彻底,在女十二中对面不远处有名的萃华楼饭庄,给我包了半年饭,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学生小饭桌”。


   

  父亲喜欢德利的率真、透明,对她像自家孩子一样。父亲的性情活泼洒脱,在德利姐的记忆中留下许多故事。


   

  父亲有时带姐姐小英到王府井买书,他们会去灯市西口,等德利下课,给她个惊喜。


   

  果然,德利姐一出校门,看到马路对面的田叔和小英,高兴得跳起来。父亲带着她俩去椿树胡同康乐餐厅吃馆子,神秘地说,这是给慈禧太后做饭的宫女开的饭店。德利姐注意了,从厨师到服务员果然全是女的。一条大鱼,端上来还带着鳞,跟活的一样。父亲用筷子把鳞一揭,鲜美的肉才露出来。


   

  一次,德利姐到永福堂借书,父亲向她道出存在心里多年的一个心愿。


   

  父亲的存书多,是中南海有名的。父母住的三问正房有二十来个书架,西厢房整个就是书库,整齐高大的书架,想拿上边的书,得踩上小梯子。不过这里存放的是毛主席丰泽园放不下、也不常用的书。书架上大多是政治类图书,选书时,父亲让德利读点《资本论》,德利摇头,说喜欢看小说。提到小说,父亲说:“我有一个心愿,这辈子不写出一部小说来,我死不瞑目。是有关爱情的小说。”


   

  记得母亲也说过,在延安和父亲谈恋爱时,父亲就说想写一部小说,写一对年轻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但始终没有写成,说生活素材积累得太少了,写不出来。


   

  父亲想写什么,已不可能知道。但以一部小说的形式,把他积蓄多年的对生活对情感的感悟表达出来,这当是真的。


   

  “中南海是我这辈子最享福的几年”


   

  阿姨嘴里的老话多,什么“孩子,孩子,日子过的就是孩子”。什么“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的确,父母亲再忙,有阿姨带着我们,日子过得热热乎乎的。


   

  家里有套从王府井信托行买的硬木八仙桌,带四把椅子,四个方凳。桌围子雕有镂空花格,擦格子是我们的活,小手掏来掏去,擦得锃亮。


   

  擦桌、扫地后,阿姨给块水果糖。那时一家一月就二两水果糖,仅够发奖用。


   

  买米买面、打油盐酱醋,都是去中南海东门外南长街的小商店。从南楼出发要走小两站地,“我帮阿姨拿”,这是上小学前我们“出远门”最好的理由,我们幼儿时期的小竹车成了阿姨的运输工具。


   

  东门外的世界真热闹,锔锅锔碗的,修伞的,钉鞋掌的,还有用旧铺衬换盆碗的。有时换个大粗瓷碗回来,一路捧着美着呢。买了米面吃食,小竹车就得让粮食“坐了”,我走累了,拉着阿姨的衣襟哼哼。


   

  “下回还去不去了?阿姨一句话,我撒腿跑到前边的桥上,等着帮阿姨推小车。


   

  发票证的年代,每月一人二两肉票,阿姨攒着买了一斤五花肉,周末我们回来炖红烧肉吃。冬天,肉放在窗台上用大碗扣着,结果眼睁睁地看着被老鸹叼走了,大粗瓷碗也给掀到楼下摔两瓣了。阿姨为这事唠叨了多少日子:”呸,死老鸹,你倒给我们留点,都叼走了。“那年月,一点肉都心疼啊。母亲说阿姨快成祥林嫂了。


   

  困难时期,中南海里自家不许开伙,一律吃食堂。我和姐姐住校,周末回来都到东

八所食堂吃饭。印象里总是白菜豆腐,那白菜还尽是帮子,没油没味,比我们小学食堂的饭还难吃。父亲偶尔拿来桶豆油,阿姨就给我们用白面蘸点芝麻炸排叉(一种老北京的点心),真解馋啊。


   

  困难时期过去,生活又好起来。


   

  中南海是北京最早用上煤气的地方,是从人民大会堂通过来的。南楼是筒子楼,有一个集体大厨房,灶眼挺多,但油盐酱醋得从家里端。我们住最东头,离厨房最远。阿姨一叫:”二丫头,帮着。“我就巅巅儿地跟着一趟一趟往厨房跑。拿酱油醋,端炒好的菜,拉圆桌,摆小凳,好像做游戏。阿姨像木偶戏里提线的,我像随线蹦跳的木偶。


   

  冬天,我疯玩得掉进了冰窟窿,好在水不深,哥哥连拉带拽把我拖出来,棉裤全湿了,到家裤子已冻成”烟筒“。我们一路忐忑,吓得以为该挨打了。一见着阿姨我就委屈地哭了,阿姨急得把我扒个光溜塞进被窝,连数落带心疼,哪还舍得打?


   

  夏天,跟男孩子到解放军跳高的沙坑,比谁光脚走的趟数多。回家热得像个红脸大关公。阿姨抓着我,一边洗脸一边说:”二丫头,你傻啊!“


   

  生活像平静的水,却过得有滋有味。


   

  德利姐工作了,姐姐上中学,我和哥哥上小学,阿姨心里松快多了,有时抓空还去长安大戏院听场戏呢。


   

  常听她说:”中南海这些年,是我这辈子最享福的几年。“


   

  我看见阿姨哭了


   

  有一幕,我总也忘不了,那天,我看见阿姨哭了。


   

  玩够了回家,到门口听见勤务员王叔叔的声音,高兴得正要冲进去,却听见阿姨的哭声。”那老丫头(指姑婆,即上文提到的德利的姑奶奶),欺负人啊,使唤儿媳比使唤丫环还狠,嫁到李家,我没享过一天福,只有受气的份。“她道不清受压迫的理儿,可她知道自己命苦。


   

  我顺门缝往里瞧,阿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王叔叔在纸上写。我从来没见她这么伤心过,王叔叔还一个劲儿地劝,可越劝阿姨哭得越伤心。


   

  那是1962年,正是大讲”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时候。”文革“后才知道,当时中南海也在清查阶级成分……


   

  这以后,楼里几家人的奶奶、姥姥走了,有的全家搬出了中南海。


   

  阿姨没被清走。我现在想,一定是父亲说了话。邻门的燕燕奶奶,一个山东农村的”小地主婆“都走了,何况一个保姆呢?


   

  阿姨不知道父亲的保护,父亲不会告诉她,说出来只会伤害她。


   

  父亲一贯反对一”阶级斗争“的说法,认为理论上就说不通。秘书室的干部在反”右派“、反”右倾“运动时,被父亲保护的何止一两人。


   

  分别


   

  1966年,我们幸福的家,父亲母亲、三个孩子和阿姨,呼啦啦一夜g似大厦倾。


   

  那是5月23日上午,父亲在永福堂自尽了。几年前,网络上有传言”田家英死于他杀“,完全是造谣。


   

  我和姐姐都在师大女附中读初中,放学后被拦在中南海门外,小汽车把我们送到丰盛胡同一处大杂院,那时我不到十四岁,还不理解”出事“的概念。


   

  我们所搬的是阿姨和我们的”家“,父母住的永福堂里的东西全被查封了。


   

  搬出来那天晚上,我们在丰盛胡同口饺子馆吃的饭。我挨着阿姨坐,见母亲眼圈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没落下来,她把饺子夹到嘴边又放下,半天没吃一个。我诧异,母亲在我心中是”神圣“的。父亲一直称妈妈是家里的”女皇“,一切听妈妈的。我悄悄拉拉阿姨的衣襟,暗示她看妈妈。阿姨捏了我一把,意思是不要出声。


   

  在丰盛胡同住了两个月,父亲新来不久的勤务员陈义国天天来送报纸,田主任长田主任短的,为保密做障眼。但阿姨很快从他的脸色中,看出问题不简单。


   

  我们照常去上学,还像快乐鸟。大杂院已对”田家英死讯“风言风语,阿姨听见了,却什么也不敢说,怕伤着我们。


   

  两个月后,母亲被拉到妇联去批斗,中组部从母亲那挖不出有分量的”田家英罪行“,不再管”田家英家属“,把母亲交妇联管理了。


   

  7月份,一天内我们居然搬了三次家。家什才卸车,一声指令,装车再走。原因是押送”移交“田家英家属的中央办公厅干部,嫌母亲机关给反革命家属安置的房子太好了。


   

  我平生第一次坐卡车,从西城转东城。单纯的我,还不懂得什么叫屈辱,只会玩呢。可阿姨心里明明白白。直到落日,也没找到一处那位干部认为”适合“的房子,我们只好临时住进妇联一进门的大汽车库。


   

  多年后,母亲在《回忆实录》(未刊稿)中写道:”批斗后,没有一个人理我。我去上厕所,看见二英(我的小名)在厕所外边洗手,我很奇怪,她为什么在这里,趁吃饭时,留心观察。见李佩带着小英、二英、家义,住在汽车库里,啊!原来把她们也赶出来。真可怜,我流下眼泪。“


   

  由于父亲被定性为”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母亲成了妇联领导层第一个被揪出来的走资派,给她扣上了”修正主义分子“、”和丈夫开黑店,卖黑货,为资本主义复辟服务“顶顶大帽子。


   

  批斗中,××(妇联的一位主要领导)在台下忽然大喊:”田家英在庐山会议时就是大右派!“这声喊如同号令,人们一下把母亲揪到台下按下了头,吼声骂声铺天盖地。


   

  好人往往比恶人觉醒得慢。这次批斗下来,母亲才醒悟,她已被定成敌人了。


   

  我们的家,最终安置在灯市东口妇联职工大杂院一g十二平米的平房和一个废车库。母亲住车库,阿姨带我们住平房。


   

  母亲在《苦难的十一年》(未刊稿)中记述:”住在汽车库,空气很坏,光线很暗,晚上没有台灯,无法看书,常常躺在床上想问题。我认为自己历史简单,出身清白,没有功劳有苦劳。现在的处境是受田家英问题的牵连。下放劳改,到农场,我都不在乎,但家里的事,必须处理好。保姆得辞退,不能连累李佩了。“


   

  和阿姨分手的时刻,是那样的撕心裂肺。


   

  那天,全家在房门口小桌上吃饭,母亲把阿姨叫到屋里。似乎听见母亲在说”走“,我伸长了耳朵,是母亲的声音:”孩子们都大了,不用照顾了,她们可以自己生活了。“这是托词,阿姨怎能不明白?


   

  听见让阿姨走,只觉得轰地一下,像地震,我”哇“地大哭出来。


   

  母亲应声出来,还是那么严肃:”哭什么哭,没出息!“说完甩脸走了。


   

  阿姨跟出来,蹲下把坐在小凳子上哭得直抽的我搂到怀里:”谁说阿姨走,阿姨不走,阿姨等我二英上完大学才走……“”上大学“三个字,一下让我回到现实中。学校停课批斗校长呢,没有”上大学“了。我哭了,思维理智多了,心被阿姨的话温暖着。


   

  下乡插队八年,寂寞时,想亲人时,就会想起”阿姨等你上完大学再走“的话,是憧憬?是思念?眼泪顺着脸颊流淌,我享受着这份内心的温暖。


   

  呵护


   

  母亲谈话第二天,阿姨走了。我以为从此和阿姨分开了,可阿姨早已是亲人,无论”文革“的阻碍,

还是天各一方的分别,都没能把我们分开。


   

  1969年2月,我突发阑尾炎,母亲在关押中,姐姐下乡了,我一人到北大医院,一经确诊立刻手术。我没有一分钱,三天后我捂着肚子下地给阿姨发了信。第二天她送来五斤粮票和五块钱。


   

  一个月后,我就到东北插队去了。


   

  离京那天,车站上人山人海。到处是送别的人,我却孤零零的一人,心头飘过一丝凉意,觉得自己可怜。


   

  扭头g,我看见阿姨了。走前我给她去信让她不要来送,可她还是来了。她是怎么找到站台找到我的?想不了那么多,我一下子扑上去,娘俩抱在一起,阿姨的眼泪落下来,我没哭,有人送,我已经十分知足了。


   

  在乡下,邮递员的到来,是知青集体户最热闹的时分。母亲关牛棚的三年,不许通信。我的来信是阿姨和姐姐的。我把乡下的新鲜事都写给阿姨和姐姐,每封长长的五六篇,然后就开始盼着来信,那种盼,使你感觉北京还有家,姐妹还在一起。


   

  离开我家,阿姨只有投娘家人了。父亲当年说阿姨别当小业主的话,真说准了。”文革“中,老李家的姑婆成了小业主,德利姐看见她被剃成阴阳头挨斗的样子了。


   

  阿姨娘家有g小房,从前德利姐上学时用的。阿姨把房子换到德胜门外一g十二平米、厕所和用水都在院外的简易房。屋里一张大床,一个方桌两把椅子,两个箱子,一个橱柜,已然是全部家当。


   

  在母亲被关押、下干校不能回家的六年g,阿姨这g简陋的小屋,是我和姐姐插队回京时的家。


   

  冬季乡下没有农活,知青小半年逗留在北京。这是我和阿姨聊得最多的时光。我们远的近的什么都聊,但聊得最多的还是在中南海的往事。最后,话题总要落到父亲身上,阿姨总要长叹一声:”哎,要说你妈你爸不是好人,这世上就没好人了。你妈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成天拿着报纸,在上写呀划呀,哪有星期天呀?老天爷有眼,好人有好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忘不了,”文革“中说父亲是好人的,阿姨是一个,梅行夫人聂眉初是一个。


   

  阿姨讲到父亲的事,还是习惯地数落他:”瞧你爸多大的爵儿位,多大的学问,中南海里谁不敬他?老话说:‘露多大的脸,现多大的眼。’我说他就是玩字画玩坏了,招人恨了。“


   

  ”你爸什么时候讲究过,头发像乱草窝,鞋总露着脚趾头,脚后跟都开了绽。说他,他嘿嘿一笑,‘有啥子嘛,穿这鞋子不是照开毛主席的会吗?’“


   

  说这些,阿姨准落泪。她伤心我也跟着伤心。


   

  阿姨的生活来源,是儿女每月给的拢共二十五元。紧巴巴的,也就够上吃饭,过冬的煤火得靠秋季揽点棉袄活,三两块攒出来。冬天见我们来住,真想多添一块煤,把屋里烧暖和点,可就这一块煤愣是添不起呀。


   

  我和她生活,把大半年干农活分得的五六十元交给她。她每月计划着用十块钱。她给我包饺子、烙饼熬白菜、蒸玉米面大团子,怎么吃都香。


   

  年年回京,年年住在阿姨家。眼见着,阿姨渐渐老了。原先大高个,现在背驼得越来越弯。棉袄大襟上做饭吃饭留下的嘎渣,连她自己一天都不知要埋怨多少遍:”我原先哪这样呀?“”我哪儿这么懒?这哪儿像我呀!“


   

  小时听阿姨念叨过,”人怕受老来贫“。想起父亲常说的我们给阿姨养老的话,心里真不是滋味。


   

  这样的紧日子,阿姨把苦藏着,掏给我们的,是一颗温暖的心。


   

  尾声


   

  最后一次见阿姨,是1983年的五一节,我怀孕快生了,挺着大肚子去的。阿姨脸肿得红光发亮,腰背更弯了,连喘气也费劲。


   

  那时我不懂老人的病痛,见阿姨还在给我做饭,没有躺在床上,就以为无大碍。老话说:”男怕穿靴,女怕戴帽。“阿姨已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了。


   

  走时,阿姨对我说:”回去跟你妈说,给阿姨要一百块钱。“这是她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回来我就和母亲说了,钱是姐姐送去的。


   

  阿姨直到最后,照旧笼火,提水,上公厕,没有倒下一天。


   

  德利姐来了,阿姨拒绝医院的治疗,平静地走了。


   

  前两年,听德利姐说,落气前一晚,阿姨昏昏迷迷地说,铺盖下有董姨给的一百元。第二天德利姐真的摸出一个信封。给阿姨发送、租车、火化的费用,整整一百元。


   

  父亲一直说给阿姨养老,但世事变迁,父亲早于阿姨走了。


   

  阿姨没忘父亲的承诺,最终给了我父母亲一个圆满。


   

  都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真想我阿姨啊……